“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诗中所描绘的就是今天所说的窗染花。2008年黄县窗染花被保定为烟台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黄县窗染花被定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月4日,伟德bv1946官网“儒韵齐风——匠心故里”实践团来到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对黄县窗染花进行调研。
美丽精致的窗染花已经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实践队员查阅资料得知窗花在宋朝、元朝逐渐发展流行起来。在古代,贴窗花就成了喜庆节日烘托气氛的象征,每当到了春节,各家各户都会把红彤彤的各种图案的窗花贴上,有的粗犷古朴,有的简洁明丽,有的生动风趣,充分表现了人们对节日到来的美好寄托之情。窗花在明清时代逐步走上鼎盛时期,那时的剪纸思路新奇,手工技艺千变万化,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绚烂时期,而黄县窗染花就是在那时孕育而生。
黄县窗染花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迄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当时,人们在云母薄片上绘图着色并用来装饰环境,并称之为“花”。具体分为窗花、墙花、柳棚花、盒子花、灯笼花及过门笺等。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审美能力的提高,这种原始的复现形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黄县人的审美观念,他们又广泛地吸取东北地区剪纸和外来木版年画染色技法精华,创造出剪刻与色彩点染相结合的窗饰制作技法,后称为黄县窗染花。
8月4日上午,实践队员拜访省级黄县窗染花代表性传承人王松生先生。王松生自幼随母学习“窗染花”制作技艺,古朴端雅、表情细腻、色彩丰富见长,2018年9月,王松生的10幅黄县窗染花作品在中国第五届非物质文化博览会上参展。他曾荣获2011年“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奖、2013年“传承经典烟台市庆新春剪纸作品”二等奖、2014年“文化龙口红色印记庆新春剪纸作品”二等奖、龙口市2019年最佳传承奖等。王松生老先生年逾古稀,仍坚持这份他热爱的事业。“黄县窗染花是咱黄县最有民族特色的一种艺术品。我从小跟着母亲学窗染花,窗染花就是剪出来以后,再把它染出来。用宣纸代替过去的榆木片。以前在榆木片上画有把握的只有画家或者花匠,广大民众没有这个技术。后来换上宣纸,大多数人都能接受这种做法。”王松生先生为实践队员介绍过去与现在窗染花的不同。一幅幅生动形象的花鸟鱼虫一剪就是几十年,但王松生老先生却乐在其中。接着实践队员又去拜访省级黄县窗染花代表性传承人孙少莹女士。孙少莹女士介绍到窗染花的研制过程不仅是对手工艺人技艺的考验,更是一种心境的磨炼。剪纸必须全神贯注,集中精力,与绘画雕刻等技术有着明显的不同。手法步骤一旦出错,无法进行修改,只能重新进行创作,相当于前功尽弃。
8月7日,实践队员参观龙口市文化馆黄县窗染花传承馆。在文化馆内,工作人员对实践队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实践队员看到了王松生先生孙少莹女士的黄县窗染花作品。如今的黄县窗染花形式多样,用途广泛,通过窗染花将百姓生活、民俗文化、时代发展等以更加生动的形式表达出来,实践队员欣赏到非遗保护的优秀成果的同时,还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近年来,烟台市文化和旅游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重要指示精神,总结非遗系统性保护的经验成果,持续加大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完善法规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形成了系统的非文化遗产保护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不断惠及人民群众。通过本次实践,队员们了解了黄县窗染花的悠久历史和精巧的制作工艺,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黄县窗染花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审核:刘贤贤
上一条:【社团活动】我院文博学社、洙泗学社在伟德bv1946官网202...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专题】我院“儒韵齐风——匠心故里”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