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大学生实践教育发展,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接触社会,落实走进基层,社区,农村,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我院闪闪红星社会实践队于2月1日前往西神头扶苏庙进行参观,通过考察庄严肃穆的古庙,神楸古树的蓬勃风韵,品味公子扶苏千秋忠义的英雄气魄。
公子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据传,扶苏的名字就出自于《诗经》的这首诗。“扶苏”是对树木枝叶茂盛的形容,有香草佳木之称。从名字即可看出,秦始皇对长子扶苏的喜爱与期望。但这样一个人物,最终却以自刎结束生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后人眼中,扶苏更多的是一个温润如玉的翩翩公子形象。司马迁对他给予“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的评价。
西神头扶苏庙
西神头是一个位于山西省原平市的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山村,但历朝历代皆因村里有一座柏枝神祠和四株干年古木名闻遐迩。始建于汉,重修于唐,繁盛于宋,驰名于明。村有美树。在西神头的这座古庙里,共有四棵古树,树龄均在2000年左右,乃三晋罕有之宝,被誉为“华夏第一楸”的古树,曾获评“中国最美古树”山藏怪石。柏枝山这个名称,特指山岩表面有逼真的柏枝图案,是一种奇异的化石现象。明代崞县知县陆寿光诗句“怪石深藏万柏文”,即为柏枝山名的贴切注解,被尊崇为崞县著名的“柏枝圣境”。洞卧蛟龙位于扶苏庙原先的戏台下面,有一套“T”字形水利系统,全部用石料砌就。石洞前方有一个雕刻精致的石质龙头,面向东大张着嘴,成为美妙的出水口。石洞内里有高高隆起的石雕龙身和龙尾。在石洞居中的底部,另有一个小巧别致的石质兽头,嘴巴镂空,是连接山泉的出水口。院存旧居,西神头村的民居颇具特色:在厚重的黄土层下,有不少人工开掘出的土窑洞,立面的纯色、伟岸、整齐,窑内的深邃、清凉、神秘,小院的干净、雅致、朴实,都会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最美古树
西神头扶苏庙里共有四棵古树,两柏两椒。柏树栽在大殿台阶前方的两侧,楸树植于庙院南北两个角上。这四棵老树身高均在30米开外。柏树笔挺入云,枝叶繁茂,树身粗壮,纹理清晰,两个成年人方可勉强合抱。两棵楸树姿态相似,生长奇伟。居南的长在台基边缘,顶部有不少朽掉的枝条,但依然苍翠遮阴。雄踞北面的尤为令人惊叹,9个成年人才能搂抱,被誉为“华夏第一楸”。它的树根突出地表,树干分裂多杈,各自冲天而长,形成了愈加阔大的冠盖。每年五月初,楸树花开,颜色红白相间,花形呈喇叭状,相映为美,惊艳于世。
通过考察名垂千秋的扶苏庙,高耸入云的古楸树,辨别古碑上遗存的石刻文字,聆听着它们穿越2000年的时光一路走来,讲述着秦始皇大公子扶苏的千秋忠义,在晋北的黄土高原上绽放出一幅锦绣繁华的景象。
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历史学专业知识,开展有内涵,接地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活动,利用知识展板呈现历史故事,向前来参观的各地游客进行讲解,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播,增进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此次考察实践团队总结出一些仍需改进的问题:地方旅游部门宣传力度欠佳,前来参观的游客数量有限;对于古石碑文字缺乏完善的保护措施,易受磨损,不利于保存;龙头出泉口附近的环境保护措施欠佳,河道存有少量垃圾,导致景点不易被游客发现,缺乏吸引力;庙宇附近设有农贸市场,但装置较空,应加强旅游景区与旅游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建议设置扶苏人物周边,手工创意,文创产品等,吸引游客兴趣,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景区附近交通条件较差,道路狭窄,路面不平,亟需改善。实践队员在参观扶苏庙的过程中,亲眼看见了千年古树神楸的风韵,深受公子扶苏忠肝义胆气魄的感染,加深对历史知识文化的认知,提升了个人实践素养。
编辑:杜怡静
审核:刘贤贤
上一条:【寒假社会实践专题】我院“寻红色记忆,筑青春华章”... 下一条:【寒假社会实践】探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品中华文化独特风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