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团活动 >> 正文

【暑假社会实践】我院“儒韵齐风——匠心故里”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德州,展示传统漆艺

发布日期:2023-07-13    作者:     来源: 伟德betvlctor1946     点击:

纵横间的细腻与辽阔,透过毫厘间的缝隙,编织出一片通透与明镜,承载着漆匠对传统漆艺的眷恋。漆艺犹如一部优雅的散文诗,充满故事感和想象感,蕴含着中国数千年的风韵,以及华夏对美的认知。腐朽是木头的宿命,但是当它遇到大漆,却能存活千年,而且历久弥新,随着时间的雕琢愈发精致。为了追随非遗中漆艺的发展历史,在弦歌不辍、思接千载的漆艺传承中挖掘传统文化的芬芳,伟德bv1946官网“儒韵齐风——匠心故里”实践团的实践队员于2023年7月12日走进山东省德州市董子文化街,从巧夺天工的漆艺中慢慢接近手艺人心中的描绘。

德州有一位匠人,他潜心漆画创作10多年,蛋壳、螺钿片、金银箔等小物件,经过涂漆研磨、刀刻雕琢,在他的手里实现了华丽变身。为了找到他,我们来到了德州市天衢新区董子文化街,靠着向街道老乡的打听,我们找到了姚向东师傅的家和工作室。今年45岁的姚向东是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区级非遗漆画传承人,一踏入工作室,大漆独有的气味扑面而来,充斥着整个房间,环顾四周,漆画作品让人应接不暇。在一幅硕大的画作前,全神贯注的姚向东正在进行色漆髹涂环节,细小的笔尖在作品上反复变涂,还不时地俯下身仔细观察上色情况。“这幅5平方米的漆画作品名为《治黄首役》,讲述的是大禹治水的神话故事。”在作画的同时,姚向东告诉我们,这幅作品制作过程十分繁琐,仅贴蛋壳的制作环节就用掉了近3.5公斤鸡蛋壳,耗时三个多月的时间。不仅是这幅作品,每一幅漆画从构思到完成整个过程都十分漫长。姚向东说,创作一幅漆画除前期的构思外,还要经过描稿、堆漆和贴蛋壳等几十道复杂工序,每一步都非常考验创作者的手法和耐心,而且很多步骤还需要满足特定的环境条件,尤其是打磨环节,更是十分磨人。姚向东坦言,“漆是磨人的,人也是磨漆的,做漆画就是一种修行,这就是我所认为的工匠精神,每一处细节都要经过反复研磨锤炼,要经过时间的考验和打磨。”是啊,漆艺的每一笔,皆精致细腻,匠人将思绪、故事、精神都通过笔触,传递到漆画上,无论是花鸟工笔、亭台楼阁,还是小桥流水,都蕴藏着对中国文化的凝聚和传承。

“漆画要古为今用,既有东方艺术的神韵,又富有现代生活的风采。”姚向东告诉记者,他想把漆画做成一项可以大力推广的项目,漆画可以进社区,进校园,可以做一些实验的套装,让更多的人了解漆、使用漆,将天然大漆漆画推向国际,展现传统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千年大漆绽放新的光彩。保持专注、摆脱杂念,不与时间争锋,不与繁华争辉,在静心中汉阳清正,方能历练出内心的从容,一笔一画的修炼,终成繁华流动的盛宴。在姚向东看来,漆画是一个焕发着活力的古老画种,其中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这正是漆画中的工匠精神。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将继续践行工匠精神,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漆画作品,用漆画创作去描绘‘漆彩’世界。古往今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普通人就在日复一日中,不断磨炼技艺,修炼心性、倾尽一生,铸就平凡的伟大,纯朴诚挚的初心,经过岁月的打磨后,历久弥坚,匠心凝聚,熠熠生辉,让我们跟随姚师傅的脚步,乐道拾遗,感受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灿烂漆画,欣赏千年不褪色的奢华之美。


审核:刘贤贤


上一条:我院两名教师入选济宁市首批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下一条:【暑假社会实践专题】我院“儒韵齐风——匠心故里”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