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晚,我校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单承彬先生受邀莅临我院,并对我院2011级、2012级和2013级国学卓越人才班的全体同学及部分研究生进行了学术指导。赵满海副教授主持了此次国学沙龙活动。
单教授开宗明义,首先追溯了不同时期国学的内涵与外延。在他看来,国学不能与孔子、儒学划上等号。就学习国学的目的和态度而言,单院长的观点非常鲜明,即学习国学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创造新生活。由于国学的载体丰富多彩,所以在阅读传统经典之外,还可以通过练习书法、国画、围棋、品茶、烹饪、京剧甚至金庸的武侠小说等方式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对生活的观察能力和对文字的敏感度。
就经典阅读而言,由于国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多彩,所以学习国学的方法也不宜强求一致:第一,就读书范围而言,应当广泛涉猎,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单老师推荐了一些重要的典籍,如《史记》、《左传》、《史通》、《庄子》、《孟子》、《先秦诸子系年》等。第二,就阅读次序而言,可以从中学时期学过的相关内容入手,如《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而后逐渐扩大阅读范围,循序渐进,由点到面。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等。第三,就文本选择而言,宜多看名家整理本。因为阅读这类著作相当于随时接受一位名家的指导。如陈桥驿先生的《水经注笺注》、王利器先生的《颜氏家训校注》等。第四,读书要注意系统性、层次性。如在《论语》研读的过程中,可以先阅读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在此基础上再阅读朱熹的《论语集注》;再进而阅读何晏的《论语集解》;最后阅读刘宝楠的《论语正义》,可以充分了解清代学术。这个次序不可颠倒,否则阅读时容易受到伤害。第五,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还想有进一步的成就,那就需要在理论指导上一个层次。
国学沙龙的最后,单承彬院长与同学们进行了精彩而热烈的互动,对同学们提出的关于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如何提高阅读、写作、研究能力;如何从不同学科的视角钻研经典著作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指导。
国学沙龙为漫谈性质,将定期邀请在传统文化领域有深入研究且长于表达的校内外专家学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向同学们传授其对学术与人生的深刻见解。它将与其他正规的历史学主干课、国学类专业课相配合,致力于全面提高国学班同学们的综合素质。
上一条:第七届“孔子文化月”国学沙龙系列活动之陋室春秋举办 下一条:“洙泗讲堂”系列报告:刘潞谈“乾隆皇帝与《兰亭序》”
【关闭】